这篇是斯大林系列中的一篇,因为一些原因的限制,之前写的几次都没有通过。这篇尽量避开了一些敏感词重写了部分段落。
1920年初,新生的苏联在熬过了国内外敌人的一波波冲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站稳了脚跟。但此时的国家满目疮痍,工业产值只有战前1/7、农业产值只有战前1/3。布尔什维克接手的是比沙俄还要虚弱的国家,苏联面对的国际环境更加恶劣。几乎所有的强国对其抱有敌意,波罗的海三国独立让沙俄的旧都圣彼得堡的位置十分孤立。布尔什维克不得不将首都迁移到更内陆的莫斯科。
无产阶级如何建设一个新的国家,这个课题是当时人们认知领域的无人区,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从这个角度来说,苏联人不论怎么选择都是前无来者的。
列宁希望暂时可以让俄国人喘一口气,让农民的日子宽松一点。在外交领域
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封锁,争取平等国际地位,列宁亲自为制定了和平外交政策。为了减轻帝国主义的压力还大力支持其他国家左翼运动。
不过列宁自己的身体已经垮了,由于常年工作过程中的劳累加上受到暗杀,子弹一直没有取出来,列宁一直在带病工作。1922年的1次中风后列宁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不过更让列宁担心的是自己走后,苏共当时这一批精兵强将能不能精诚团结。因为在列宁晚年,高层的思想不统一已经明面上的事。如果高层不能团结的话,苏联这艘大船将不知走向何方。
先说说当时高层的几种治国思路。
首先是斯大林这一派,1917~1922这些年的经验和教训表明。苏联此时孱弱的工业是国力的最大的短板,战后必须把资源投入到工业建设中。另外世界革命的条件也不成熟,斯大林从苏波战争中可以看到,别国的无产阶级很难抛弃本身的民族主义去拥抱苏联。加上苏联自身的意识形态,已经被全部的帝国主义国家敌对了,外国的干涉可能随时会到来。那此时苏联的道路就只有一条在最短的时间内搞成工业化。
第二派是以托洛茨基为代表,这一派简单说就是不相信当时苏联这个落后的农业国能搞好社会主义。必须不断地输出革命到世界各地,让世界革命爆发,最后爆发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去。苏联简单说就是一个后方基地。
第三派以布哈林等理论大儒为主,主张俄国应该发展农业,把苏联先
建设成一个农业国,发挥苏联的比较优势,大量出口农产品换取外汇,慢慢积累基本再进行工业化。他反对斯大林的国家高速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这一派有很深的群众基础,沙俄时期,社会就有同情农奴的思潮。而且内战时广大农村为了红军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为了回馈农民,高层也有很多人觉得要让出一部分利益。
第二派和第三派的人员有很多交集,是当时的主流意见。面对苏联当时工农业全面落后的情况,很多人根本不敢设想十几年时间就能赶超西方国家。
事后看来斯大林的主张是对的,虽然代价惨重,但是在二战到来时发挥了重大作用。否则没有强大的工业化基础,红军再英勇也阻挡不了纳粹的进攻。不过在20年代初。后面2派的看法才是主流。虽然大家也看到了帝国主义的威胁和苏联的孱弱。但是毕竟内战打了5年,很多人也需要喘口气,休息一下,这个是常人所想。
1924年初列宁赫然长逝,谁来领导苏联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1924年列宁逝世后,谁来领导整个地球上最大国家还扑朔迷离。因为早期苏联的领导机制还不像后来那么集中。不过斯大林是当时的代理总书记,位置卡得好,但他这一派人最少。苏联共产党还远远没有后来大家印象中的那么官僚。起码党内民主的风气还是有的。
从街头一步步走出来的斯大林选择拉一派打一派的做法。
提到20年代的斗争不得不说一下当时高层几个大佬的性格。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出为什么是斯大林脱颖而出。
斯大林年轻时就是狠角色,跟着他的人,他会一直保护你,不受任何人欺负。斯大林的朋友这么总结“索索真是一个一心向着朋友的人”。跟着这样的大佬,谁不心动呢。当然斯大林这辈子辜负了很多朋友,唯一没有辜负的只有苏联。
布哈林,一个性格温和爱开玩笑的人,是大家的开心果。如果把胡子剃掉了活脱脱可以去说单口相声,同志们都喜欢他。但是斗争经验不行,最后失势了,还喜欢登报阴阳怪新政策。
托洛茨基无疑是个天才,苏联红军可以说是他一手缔造的。但作为同事来说,没人愿意和他打交道。他恃才傲物,对谁都一幅鼻孔朝天的做派。真是厕所里头的石头又臭又硬。有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托洛茨基办事有多讨人嫌弃。一次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去列宁办公室的路上,路上一对小情侣打情骂俏,斯大林一幅吃瓜的表情调笑到。“哦,原来他们在一起了”。托洛茨基立马严肃的纠正斯大林并训斥道“这是他们的私事,你太粗鲁了”。斯大林当时就变了脸色。
所以当时最高层9人,托是单独的一派,其他8个人都讨厌他。即使加米涅夫和季诺维耶夫也是主张世界革命,也懒得和托在一起。
斯大林先联合加米涅夫
、
季诺维也夫对抗托。列宁死后不久加米涅夫
、
季诺维也夫
两人与斯大林联手形成共同对抗托洛茨基的局面。三人发表文章称“
托洛茨基主义
”并非真正的
列宁主义
。被孤立的托洛茨基在政治斗争中失败,被解除了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
不久之后,斯大林又联合布哈林斗倒了2人。这时托洛茨基才晓得单打独斗对抗不了斯大林转头和季诺维也夫重新联合,但是为时已晚,1927年12月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后,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人被先后开除出党,1929年布哈林也被赶出
高层
。
斯大林把两派都打扫干净了,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建设苏联。
发布于:天津市